第二日,柳同江仍带了贺昇往谢府中来,临出门前仍叮嘱他称呼自己“叔父”。原来这谢府的菜园离谢府还有些距离,人烟稀少,较为荒僻。两间草房,十多亩地,种些果蔬之类。原来有个府中的杂役老张头在这里耕种,近年来年岁大了,种菜营生颇为吃力,柳同江跟谢府老爷谢缮财说了,让贺昇来顶老张头的班,谢缮财对柳同江颇信得过,便允了。
柳同江引着贺昇来到菜园,老张头把园中事宜与贺昇交代了一番,便随着柳同江走了。贺昇见柳同江等人走了,自己在园中左右转了一圈,见园中家什物件一应俱全,草房虽简陋些,却比他之前在龙虎山和老蔡头住的窝棚强了许多,自己一人,乐得清静潇洒。他自幼跟随老蔡头种菜为生,颇懂得种菜的技艺,种这十多亩地的菜园却也轻而易举。
自那以后,贺昇便在这菜园中种菜度日,谢府中隔几日便有下人来收菜,他和人厮混熟了,偶尔也担菜送到府中去,得几个赏钱,便在扬州城中买些包子点心打打牙祭,倒也快活。
也曾有一队元兵到菜园中盘查,他只一味装傻充愣。那谢缮财是扬州城中数一数二的盐商富贾,跟这队长早就相熟了的。那队长原本也未见过走了的侵犯的样貌,何况贺昇现在已梳洗打扮、脱胎换骨,愈发认不得了,盘问了几句,也就走了。
菜园离柳同江的家不过三五里路,起初,柳同江到菜园来看贺昇时,柳心月吵嚷着要跟来,他拗不过,只好由着她来。来得次数多了,柳心月也记得路,偶尔趁父亲不在,便偷偷跑到菜园来与贺昇玩耍,每次来时,都给他带些果子点心之类,两人坐在菜园中的瓜棚下,斗蛐蛐、做泥人、偶尔捉捉迷藏或说说笑话,快活异常。贺昇只觉这段时光是自己十多年来最为恬静快乐的时光,少年人爱玩的天性得以舒展,在柳心月的陪伴下心性也变得越发开朗活泼起来。
每天晚上,他便在月下温习燕子语教他的内功心法、习练武艺,柳同江知道他会武功,只道他小小年纪,不过会些三脚猫的功夫,反复叮嘱他不可对人说起或表露半分会武功的事情,以免惹是生非,露出马脚。因此他只好趁着夜深人静时练练武功。
每隔几日,柳同江便找贺昇回自己家中,柳心月做了饭菜,一家三口团聚一番,闲话家常。
镇南王府在扬州城中搜寻了月余,不见钦犯的踪影,脱欢暴跳如雷,渐渐地也灰心丧气,搜查和宵禁等诸多政令也慢慢松了。
一日早饭刚过,柳心月跑来找贺昇玩,二人在菜园里玩了一阵,贺昇去瓜田里摘了两只瓜回来,到井中提起一桶水洗了洗,一人一个,坐在瓜棚下吃了起来。
“昇哥,天天在这园子里呆着,闷也闷死了,我带你外面玩去,怎么样?”柳心月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对贺昇道。
贺昇摇了摇头,道“我看还是算了吧,义父说还是少出去招惹是非,这园子里吃喝不愁,四时瓜果常鲜,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外面有甚么好玩的?”
柳心月道:“扬州城这么大,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你跟我走,我带你四处逛逛去。”说罢,不由贺昇分说,拉起他的手便要往园外去。贺昇这几日和柳心月厮混得熟了,爱玩的天性也被勾起,索性锁了园门,跟着柳心月往外走去。
柳心月带着贺昇,在扬州城里四处闲逛,扬州自古繁华,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此地交通便利、仗鱼盐之利,富甲一方。虽竟南宋末年战火涂炭,但元庭接手后,仍将此地作为江南重镇经营,是以城中酒肆歌台、瓦舍勾栏,鳞次栉比。说不尽的锦绣荣华,加之花柳锦簇、人文荟萃,更是景致怡人。
二人转得累了,柳心月拉拉贺昇的手,道:“昇哥,我带你吃好吃的去。”说罢,便跑到街边一处点心摊上,从怀里掏出一只绣花的口袋,从里面摸出几枚铜钱,要了两只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