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黑子哥,你要是早点来就好了,你可不知道,我们今天等车花了不少时间。”
赵家家里有老人,孩子又小又多,再加上行李,下山比较麻烦,是由黑子帮忙送下山的。故而,黑子回山的时候把骡子也赶回去了。
“黑子,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十四那日过来接的吗?”杨阿花也吃了一惊。
“我这不是闲着没事,早点下来凑凑热闹么。”
黑子本就是山里溜达惯的,用他的话说,就是闭着眼睛都能下山。再加上今年雨雪不大,山路相对往年来说,算是比较好走,黑子在二里坡呆不住,趁着天好,套了骡车就奔来了。
黑子“嘿嘿”一笑,又冲老刀说道:“老刀叔,今晚我跟你挤挤?”
老刀笑道:“嘿!你小子来的正好,今晚你守着,我老刀也出去看看热闹。”
“成!今晚你去,明晚我去。”
杨五花道:“反正还有几天,你俩一人一天换着去呗!”
黑子乐道:“成!”
桃子不像卖豆腐的朱青草,平时很少出村,加上本就内向话不多,昨晚摆摊还是第一次接触过那么多陌生人,但因为她是卖头花的,接触的大部分是女子,又有杨五花帮忙,她多数时间都在收钱,除了开头有点紧张之外,后面倒也自如。
现在冷不丁串出一个黑瘦的未婚男子,唰的一下脸就红了,紧张的浑身不自在,尴尬的躲到了灶房里头去了。
杨阿花见了,便招呼桃子帮她烧火。
方才还是晴空万里,午饭过后便渐渐阴了下来,甚至还飘起了雪花。
“今晚怕是摆不成了。”
“唉,一下午白干了。”
杨五花叹了口气,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天气预报这一茬。
好在天冷,做的菜一时半会儿坏不了。大家把萝卜煮了,剩下的丸子豆腐鸡蛋之类的都留着,汤里泡久了还更能入味。
吃过晚饭,雪不算大,但也不见停,大家都歇了心思,唯有黑子说道:“嘿,这点雪算啥,打把伞照样能逛。”
“你就不怕没人出摊?”
“没人我就回来呗,再说就算没摊子,那些灯也在啊。”
大家一想,好像也是。城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挂会灯,即便出了灯会那几条街,这几天晚上往小院赶的时候也都有沿途的灯笼照路,完全不担心看不清楚。
柳大牛一听了,便道:“我跟你一起过去,带上几个灯笼,兴许还能卖卖。”
柳铁牛也道:“大哥,我也一起去。”
“成,我也帮你们带几个。”黑子转头又对老刀说道:“老刀叔你今晚不出去了吧?那我去了?”
“那我也一起去转转。”
花园便利铺晚上并不营业,老刀其实是可以去灯会的,但他怕大家都走了,没人看家,故而主动留了下来,这会见家里剩下不少人,便也起了心思,想出去看看。
杨五花倒是有心想跟去转转,她和杨小花都有雨衣,都是自己拿油布做的。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样式,就是以前读书时下雨天骑车常穿的那种套头雨披,只不过多了两个袖子罢了。以前小雨纷飞的季节,撑伞也没那么方便,坐车赶路就靠穿雨衣。
只不过想到自己要是出去了,杨小花准得跟上,小花儿一出门,赵香香就得跟着,那杨六花也得去,大晚上的,她一个人带这么多孩子有点危险,还得叫个大人……这么着就得一串人,伞也不够,雨衣也不够,想想也就作罢了。
原以为天气不好,那四人很快就会回来的,没想到到了戌时也没见人影。
戌时为一更。城里人挨的近,有巡夜有打更,即便是平常日子,也会有些不差钱的人家在门口挂个灯笼照明用。哪像在村里,地大间隔远,入了夜全靠星月照明,别说灯笼了,很多人家连油灯都不点。很少会有村子雇人打更,没钱给也没需要,大部分人天黑闭眼天亮睁眼,能有只公鸡报鸣就不错了。
这一闭眼一睁眼的,就到了正月十三。
杨五花一早起来,便看到几个小的围着一个小木盆看,就连俩喜宝也混在里头。
杨五花把脑袋凑过去:“干嘛呐?”
“五姨,是漂亮的小鱼。”
“对,好漂亮,眼睛这么大。”杨小花圈起小肉手在自己眼前比划着,又道:“红色的!”
赵香香提醒:“还有黄色。”
杨六花补充:“肚子是白白的。”
“哪来的小金鱼?”
“黑子叔叔昨天晚上捞回来的。”
“黑子哥哥给的!”杨小花也同时说道,随后又补了一句:“黑子哥哥自己去玩的。”
这意思是,没带她去玩!
昨晚留在探花小院的人,并不知道雪早早的就停了,并且雪后出来的人还比前两日多,灯会上好玩的也更多。
杨五花不由的想起了小学儿童节时,各班举办的园游会,忍不住问道:“有套圈不?”
黑子纳闷:“啥是套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