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 又是新的一年(2 / 2)风吹杨花满园香首页

“大姐刚怀上还不稳定,你帮着她干点活,顺便带带大喜二喜,这两小家伙现在皮的很……对了,你把家里的鸡也都抓过去吧,给他们杀两只补补,剩下的就养着下蛋……”说到底,杨五花还是不耐烦养鸡,反正家里还有不少鸡蛋,短期内也够她和杨小花吃的了。

到处都缺水,前年是旱地变水田,今年则是水田变旱地。朱青草每天忙个跟陀螺似的,半夜要爬起来磨豆腐做豆腐,白天又要往田里挑水伺候地,还得给抽空来杨家顶替二妞做些家务活,休息不够,人黑瘦的不成样。

杨五花自然也不好意思再让朱青草帮忙,只好自己动手。

菜园里的菜基本都黄了,杨家每天吃的蔬菜,不是菜干就是萝卜干,可怜兮兮的。

风阳一带没雨下,南方却大雨不停,据说不少地方都淹了。杨五花有了之前的教训,怕粮价再一次涨疯,这回倒是早早的就开始囤粮,陆陆续续的,塞满了茅厕隔壁的那间“柴房兼仓库兼工作室”的泥草屋。

杨柳湾的大溪河段是整合过的,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除了水位越来越浅,打水比较吃力之外,日常生活倒也没受到重大影响。但那些没整合过的溪水可就比较惨了,变细变少不说,有的干脆直接干涸了。

杨五花琢磨来琢磨去,又托老乔头买了几袋子面粉回来,一股脑儿都做了泡面,作为应急备用。泡面短时间内不会坏,能干吃,又能煮着吃,吃不完还能拿来卖钱,比那干巴巴的饼子强多了。

“小五啊,这段时间能别进城就别进城了,就搁家待着吧,家门也锁锁好。”

这话听着吓人,杨五花不由的心里一惊:“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南边那大江发了大水,淹了不少村子,这事你知道吧?听说有不少逃难的都这儿来了,最近城门口查的严,没事儿就别去了,乱的很。”

大江指的长江,风阳位于淮河南岸,离长江有些距离,长江很长,也不知道遭的是哪一段。不过,老乔头整天赶着骡车到处溜达,他的消息一般还是比较灵通的。

“啊?往这儿逃难?这儿自己还在遭难呢!”

“这逃难哪有说的准的,再说一般都往大城跑。”

“这倒也是。”

遭了水的自然想往没水的地方跑,这个年代又没有天气预报,也没有网络电话,人家哪知道这儿发生了啥呢。风阳好歹是中都,整个风阳府领五个州,辖十三个县,也算是个大城市了。

很快,就开始听说有人在附近碰到一些讨饭的人,不用说,必是难民无疑。

本朝太祖皇帝早年也曾要过饭,他的理想国度就是全国没有乞丐和流浪汉,因此在平时,中都附近是见不到乞丐的。

很快,又听说附近有村子出现粮食被偷的情况,甚至还有传闻说碰到直接闯进来明抢的。

杨花家住在村口外,靠近官道,白天就安静,天一黑就更危险。

杨五花听到传闻心里害怕,留出半个月的口粮藏在草屋里,其余的都牢牢锁了起来。又连夜缝了件马甲,像鱼鳞一般,把铜钱一枚一枚的缝在上头,随身穿着,顺带还能当盔甲防身用。这么想着,干脆又缝了一件小背心给杨小花。此外还有一些碎银子,留出两粒备用,其他的也都牢牢缝在衣裳里头。

也幸亏还没到夏天,不然非得中暑不可。

杨五花就这样,里头穿着铜钱背心,外头套上带补丁的旧衣裳,每天推着车,带着杨小花和三只狗,出门转悠。

先去大溪河边,分别给三只狗儿洗澡刷毛,在它们晒毛的时候,杨五花就在边上洗菜洗衣。水位下降,露出了石板下层的泥沙,杨五花不敢下去,不管洗什么,都是先从河里打了水上来才洗。

这么一番折腾,狗毛也差不过干了,套上狗车装上水,三只狗在前面拉着,她自己在后面推着,带着杨小花再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