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落花有意(1 / 2)荆楚风雷首页

时令刚交三月,气温便显著回升起来。

寿春城外的原野,在人们的不经意间,已然变得草色青青,流水潺潺。蜿蜒的北山山脉,远远望去,虽然依旧是郁郁苍苍,但细心观察之下,你会发现,在那层峦叠嶂的浓绿之中,已渐渐泛起一片片颜色娇嫩的绿或粉,悄无声息之中,自然界也正进行着生命的交替轮回。

城墙,因为战争而残破的部分,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复之中,古都高大的城垣,正在重现当年的巍峨。那一处处,因为战火的灼烧而呈现焦黑的部分,随着风雨的侵蚀,颜色正在渐渐转变成淡褐色。巨大的城砖缝隙里,一簇簇的新芽,正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在春风里轻轻地颤动着娇嫩的身躯,略显张惶地俯瞰着劫后余生的世界。

大自然,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洗刷掉一切。地动山摇也好,惊心动魄也罢,一切的善良与罪恶,美好与丑陋,都将被时间的巨手,轻轻地抹去。

往后的日子,也许只有郊外的老农,在耕作之时,偶尔挖出几根白骨,或是几截锈迹斑斑的断戟,才能霍然想起那曾经烽火连天的日子,那场惊心动魄的守城之战。

可这,又能怎样呢?老农也不过是仅仅奉几声叹息而已。

历史的车轮,不就是在这一声声叹息中滚滚向前的吗?

城内,倒塌的,或者是烧毁的房屋正在陆陆续续的重建,虽然简陋了一些,但好歹总算有个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

逝者已经远去,活着的人总还要活下去;财富已经失去,哭天抢地没有任何意义,哪怕去郊外剜两把野菜,肚子里总不能一日无食。

很多人选择了迁徙,这次迁移的方向,和历次都有所不同,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向北而去。南方,王翦率领的秦军已经跨过了江水,正在向吴越腹地进军。而蒙武的队伍,已经饮马江水,遥望着对岸城头,昌平君熊启在项梁等楚国遗老拥戴下,新近树立的荆楚大旗。

南方固然富庶,但在新的战火将起未起之时,没有人会傻到自投罗网。

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平常年份,尚且有春荒一说,更何况去岁无收。但凡有一点点办法,中国人总是故土难离的,所谓的迁徙,不过是乞讨的代名词。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流民的日子,原本就是煎熬。

城内的大街,不时地便会见到卖儿卖女,或者妇女插着草标,自卖自身的情形。

没有人会觉得惊奇,刚开始见到这种情形,或许还有人感叹几声,或者撒一抔同情的眼泪。但见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甚或麻木了。

芸芸众生,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际遇,但无论碰到什么,有一条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既然还有一口气,就得想办法活下去。

寿春郡府。

李鹤大步流星从衙门里走了出来,脸色沉静如水。侍卫牵过马匹,李鹤翻身马,轻轻一抖马缰,任由马儿迈着碎步,朝着李府的方向而去。

梳理刑狱的工作早已经结束,虽然王庭之仍然没有委派新的司寇过来,但随着衙门里各堂的属吏渐渐充实,各项事务已经逐步走正轨。李鹤初来司寇衙门,白练交给他的职责就是梳理刑狱,解决监舍内人满为患的问题,现在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一应事务,或者新的案件,李鹤是不方便,更不愿意过问的。

近段时间,李鹤几次三番向白练交割差事,但不知为什么,都被白练以委婉的语言挡了回来,这位郡守大人,总是满脸笑容地安抚着李鹤,让他继续在司寇衙门待着,稍安勿躁。

其实李鹤看到,白练很忙,甚至很多时候,忙得焦头烂额。可以交给李鹤办理的事情很多,但不知为什么,他似乎对李鹤目前无所事事的状态,视而不见。

所以,现在的李鹤,无事可做,很清闲。每日里除了去司寇衙门打个转,应个景,基本就是窝在府里,和杨岱一起,拉着一帮队员拼命训练。

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白练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李鹤就不得而知了。

但他隐隐感觉到,这背后,一定有什么蹊跷。

李鹤一路胡思乱想着,回到府内。

刚进府门,迎面正碰魏直,魏直看到李鹤,脸色陡然一红,现出一副仓皇之色,前一拽李鹤的衣袖,一句话也不说,直接将李鹤拉进了东阁。

进得屋内,魏直理了理袍袖,躬身及地,深深一揖。

李鹤觉得奇怪,没说话,只是拿眼睛看着魏直。

“贤弟回来得正好,我是特意来向你辞行的,时下,天气一日暖过一日,魏直该走了。”

李鹤更加莫名其妙了。

“魏兄,怎么突然就有了离开的念头?是不是府里的弟兄或者下人们,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再说了,魏兄即便要走,也不必行此大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