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魏晋作者:曹植作品:箜篌引内容: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1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关于此诗的写作时间,主要有两说:一说是曹植后期作品,大约是明帝太和时期所作,二说是早期之作。
朱绪曾引刘履:“此盖子建既封王之后燕享宾亲而作。”作按语说:“案子建在文帝时虽膺王爵,四节之会块然独处,至明帝时始上疏求存问亲戚,恐无燕享宾亲事。然则此篇作于封平原、临淄侯时也。”曹子建诗注62页两说都在其中矣。晚年说的证据:1、“京洛出名讴“中的京洛,邺城之时洛阳尚未恢复,2、“盛时不可再”等句子,格调灰暗,似乎不是青年子建的话语。
箜篌引,据崔豹古今注说,有疯人冲入河中而死,其妻子弹箜篌而唱:“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坠河而死,当奈公何!”歌罢亦投河而死。此诗主题为游宴诗,“始言丰膳乐饮,盛宾主之献酬,中言欢极而悲,嗟盛时之不再,终言归于知命而无忧也。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460页谁是此诗的主人,此诗是怎样的背景下写作的?古今说法不一。以木斋之见:从诗中“主称千金寿,客奉万年酬”的句意来看,曹植并非诗中的主人,恰恰相反,是客人。其句意是,主人在酒宴上,拿出千金为客寿,客人则致以祝主人万寿无疆的答词,从这个角度来说,像是曹植在太和六年正月,赴京师洛阳朝会,曹植参加明帝的宴会所作。
此前,曹植一直是县王,直到太和六年二月,才改封为郡王,曹植传:“其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比之原先的采邑,增加一千户,这当是诗中所说的“主称千金寿”的意思。诗中涉及生死的哀叹,也是有所指的,当时正值明帝女儿平原公主夭折,明帝甚为伤感,亲自作诔临送,当时“从儿陵上还,哀怀未散,作儿诔。
”御览五百九十六引明帝诏,当时,曹植、曹彪等均在洛阳,曹植答明帝诏表说:“句句感切,哀动神明,痛贯天地。楚王彪等闻臣为读,莫不挥泣。”箜篌引作于明帝女儿死前还是死后,尚需考索。故此诗应该是太和六年二月,曹植在洛阳明帝的酒会上所作。
试以此背景来诠释此诗:“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则置酒高殿的主人是明帝曹保“高殿”二字,大抵也不会是陈王曹植所作为主人之所,“亲友”,或作“亲交”,为亲近的友人,说亲友当指曹彪也随他一同赴会,大概是毖缜氩苤病2鼙胄值艿难缁帷“中厨办丰膳”以下六句,都写宴会的场景,两句写丰膳,两句写音乐,两句写歌舞,“阳阿”,淮南子注说“阳阿”是人名,古代的名倡,汉书说赵飞燕微贱时属阳阿公主家,学歌舞,阳阿在今山西境内,这两句说表演阳阿之奇舞,演唱洛阳的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