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人生快事(2 / 2)君略首页

“殿下当真心宽似海,表兄犯下大罪,殿下身为陛下夫君,贵人此时更身在王舍,可陛下何时念过二位的情面,如今,仅凭大将军一封手书便教她立时改了心意,这传出去,岂不是惹人笑话么?这满朝文武该说,堂堂北正公在大凉女君的眼中,仍是不及她殿下一介臣子。再者,他说什么表兄罪大恶极,须要由他亲手处置,此等荒谬之请,陛下竟也允了,他说要杀便就杀,他说要留便就留,这岂非是摆明了欺压到我董氏族人的头上来了么?”

宋灵均听董籼儿说的有情有理,一时间也无言以对。若是给个痛快,明日便将那人斩了,假以时日,此事终会平息。而如今将他收押天牢,日后难免旧事重提,那便要自己及族人再受一次非议不可了。虽如此,这既是君命,更是妻命,自然不得违背。

“陛下如此打算,自有其深意,籼儿,你只需好好规劝母亲便是,其余的,无需再多虑。”

“籼儿愚笨,自然不及陛下半点的英明,只是不忍心教贵人受委屈,更不忍看着殿下受人非议罢了。”

“你之心意,我领了,我与陛下既已结为夫妻,自然该共进退,旁人的话,即便是非议,我若不听,又奈我何?”

董籼儿听他说的真切,也不禁笑自己痴心妄想。女君在他心中的分量,自己即便再修上几世,都难及万一,这三两句话,又怎能教他改变心意。如此一想,倒也释然了,嘴角一扬,转而开口道。

“殿下,再过半月,你可还记得是什么日子么?”

“母亲的五十寿辰,我如何能不记得。”

“籼儿自小便听贵人说起,贵人初入宫时身子不适,屡次请太医调理,才有了殿下,而岁月倏忽,如今,殿下都做得父亲了。”

宋灵均闻言,也难免忆起幼时趣事,不禁莞尔,“这王舍城中,虽无甚亲眷,母亲的生辰也大意不得,届时,我自当与陛下带着昭儿一道前来,为母亲祝寿。”

“籼儿明白,籼儿自当好生打点,殿下安心便是。”

于亲生母亲处碰了一鼻子灰,及至回到宫中,心头愁云犹在。董籼儿的话虽有偏颇,却也不是半分道理都无。

董炎固然罪该万死,可他毕竟不是寻常囚徒,若是受尽屈辱再行赴死,也着实过分了。况且,她那日分明说过,那人即便说什么,她也不会在意的,怎的这么快便自食其言。

于奶娘处陪着昭儿玩耍半刻,还未见女君前来,往日里,每到掌灯之时,他夫妇二人即便再忙于政事,也会来此小聚,与皇儿共享天伦。差人去问了方才知晓,晚些时候,长公主府的安歌先生进宫来请见陛下,想必是因此耽误了。

自女君成婚以来,王安歌已甚少进宫来了。女子一旦有了夫婿,便该和其他男子避嫌,即便她是女君,也该当如此,况且,自己无官无职,来寻陛下更无由头了。虽如此,二人间的情谊却丝毫未减半分,更因着年岁渐长,赫羽倒是更珍惜这位难得的知己了。

殿内并无旁人,就连福海都被唤了出去。相识数载,王安歌还是第一次向女君道明了自己的身世来历。

而赫羽显然也未曾料到,如此风轻云淡的男子,身上竟背负着这等悲惨的灭门往事。若非他执意要为自己家门讨个公道,真恨不能立即将那吴庸董炎二人给斩杀了,好替他报了此仇。

“朕与你相识已久,竟不知你此等境遇,还每每缠着你为朕谱作新曲,实在惭愧。”

王安歌面上笑意未改,正色说道,“能与陛下相识,已是人生快事,陛下何出此言呢。”

“依你所言,是那吴庸与董炎二人联手害了你全家满门,而当年,定王显已知晓此事,却从未在朕面前提及过,果真蹊跷,而今定王去了,这其中曲折,怕也再难知晓了。”

“亡父经营钱庄数十载,也算生意场上的老手,却还是看走了眼,足见吴庸此人心思难测,至于北正公的表兄董炎,害我全家确有他的份,只是,我与他素未相识,如今他已是将死之人,要他出面为我作证,却不知他可否应允?”

“谋财害命在先,草菅人命在后,他既是这般卑劣之人,朕岂会容他,他若实在冥顽不化,朕亦有法子教他为你开口。”

王安歌闻言,躬身便拜了下去,“陛下之厚爱,安歌先行谢过,不过,若非万不得已,还请陛下勿要动用强权,毕竟,此人与北正公关系匪浅,万万不可因我一人而损了你夫妻情分。”

“先生多虑了,北正公也非不辨是非善恶之人,他若知晓了先生遭遇,亦会慷慨相助的。”

“北正公自然是正直男儿,安歌亦钦佩他的为人,不过,此事,还是先不要告知他的好。”

“朕明白,便依先生之意。”

“说起来,安歌除了要谢陛下,还得谢一人呢。”

“哦,那是何人?”

王安歌笑道,“自然是大将军。”

赫羽面色一沉,轻声问了一句,“他莫非他也知晓你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