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康公便问子彦:“上将军,三国联军不攻新郑,却一心要灭大梁,到底何意?”
子彦回道:“王上,臣也猜不透。”
郑康公突然叹道:“看来我们已中计,黄池城小,不利于防守,而我等却分兵去支援,此是三国故意而为。唉!更可惜的是,公子行临走前,只打造两千余把新式武器,不然死拼,也能对三国联军造成巨大伤亡。”
子彦这时恍然大悟:“王上,此三国加上楚韩两国,定是见我军武器厉害,恐王上与行公子和好,强大起来。固想先灭我大梁八万将士,留下新郑几万士兵便不足为惧。
五国留新郑不灭,定是各王心怀鬼胎,无形中形成默契。应是皆想取得行公子冶炼技术,好为己用。”
郑康公也明白了:“上将军此言甚对!孤若与公子行联合,十几万将士皆用此等材质武器,对战五十万大军也不惧!”
子彦现在很是后悔,自己若不一意迎合王上,也不至于此。
郑康公也非常后悔,不该与公子行争权,若是两人合力一处,也不至于被人如此算计。不过心里又想:横竖是个死,不如与三国联军死拼到底!
大梁城外,魏赵宋三王决定:既然不降,便先攻下黄池,再合围大梁。
魏王调了五万军队去黄池,共三十万大军攻打黄池三万五千守军。大梁城外留十万宋军与五万魏军。
第二天上午,黄池城外,三十万魏赵联军全面发起攻击。
先是两万弓弩手,对黄池城进行近一个时辰的射杀。
黄池城本就非常矮小,那能经得起如此密集射杀,一个时辰便伤亡了五千人。
魏国最先攻打黄池城的五万大军,其实都带了攻城武器,只是一直未用。现都拉了出来,用投石器对城门一顿猛轰。
不久,城门便被轰的摇摇欲坠。
然后,三十魏赵联军从四面攻打城池,正面十二万人,两侧面与后面各六万人。
城内守军现只剩三万,还得分兵据守。正面一万二千人,两侧面和后面各六千人。
但魏赵联军除了正面猛攻以外,其它三面都是佯攻。目的是为了分散城内守军兵力,减少己方伤亡。
黄池城正面,魏赵联军士兵通过云梯、绳索,争先奋勇的往城墙上爬。
冲车也全力往城门冲撞。
城内吴骁的三万守军,开始以为只有五万魏军攻打黄池,特赶来支援。其中有一万是骑兵,现根本不能发挥优势。
但也只能顽强防守,虽然攻城的魏赵士兵,也被杀下去不少。但对方人太多,兵力对比是十比一。
所以吴骁的军队,连一个时辰也没坚持住,城门便被攻破。
魏宋联军立刻冲进城内,又对吴骁的军队进行了一番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