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没有大把的尝试,你对量的控制就把握的不好。比如说,你到底要放多少凉粉草,要兑多少水才会是个合适的比例,又要调制浓度多高的生粉液才能使凉粉的口感刚刚好,甚至有时你烧的火候都能决定你的成败。
这里倒是让我想起一个幽默的笑话,有一个人说她做菜明明完全就是按照食谱做出来的,连细节都没放过,但是为什么偏偏她做出来的却总是惨不忍睹呢?
我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尝试做凉粉,头一年多,做的总是不能让凉粉液凝结成果冻。第二年,就是把凉粉做成像豆腐一样,太老了。直到第三年,才敢在同学朋友面前秀一秀手艺。
农村人除了用凉粉草做凉粉外,还有一种比较少的,就是用凉粉果来制作。凉粉草长得像薄荷,但是凉粉果却跟凉粉草扯不上半点关系。凉粉果是藤蔓植物,果实外形有点像梨形,颜色一般是深绿色。
用纱布包起凉粉果,然后浸在盛满冷水的盆子或其它容器里不停地挤压。一种粘稠的汁液会从指间流到冷水里。无数次的挤压后,仍需要再进行反复的操作,直至挤压出的不再是粘稠的汁液。完成挤压过程后,再加上一种叫“水滴拢”的凝合剂,或者可以加入不太多的藕粉(最好是市场买来的老莲藕,榨成汁后放在容器里过个把小时,使藕粉沉淀下来,再将上层清液小心地倒掉。也无所谓是干的藕粉或是湿的,都可以),可以放在冰箱里过三五个小时,液体的薜荔汁就会变成果冻状的成品。
说起来凉粉果做成的成品与凉粉草制作的凉粉看上去还是有些差别的。凉粉草制作的是乌漆麻黑的就像龟苓膏,但是凉粉果制作的,更像市场上售卖的透明色果冻。
但就我们农村人来说,还是更偏向于喜欢制作凉粉草的凉粉。因为凉粉草制做出的凉粉口感更滑腻,而且味道还比较特别,有一种淡淡的草药味,更能诱发人的食欲。
然而现在已经很少回农村了,就算回到农村,也过了凉粉草的季节,所以想吃上一口自己做的凉粉怕是很难有机会。
真希望有一天,能有大老板去尝试一下农村人做凉粉的做法,我相信虽然成本高了点,但是如果老板用心的话,提高点价格,相信很多人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了,个人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了,人家更看重的是你做出的产品好不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