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隋—辅公祏传(中)(1 / 2)败寇列传首页

把自己哥们儿的部队黑到自己名下,这就是辅公祏不地道的地方。

虽然解了王雄诞的兵权,可是王雄诞毕竟还活着,既然活着,就怕出事!

对于自己这个干侄儿,辅公祏还是有点同情心的,他也实在是不想就此把这么好的一个人才给弄死,自己以后打天下,还得仰仗这位厉害的侄儿帮忙。

可是辅公祏也清楚,王雄诞虽然厉害,但是也是个油盐不进,不太好游说的人,万一逼急了,他自杀了,那可就全白搭了。

辅公祏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找个人劝劝王雄诞比较靠谱,毕竟,杜伏威也不过就是多给了他一点好处,那如果自己加倍给他,还愁王雄诞不归顺?

辅公祏派自己麾下的一个幕僚西门君仪前去游说王雄诞,希望能够以厚利打动这个铁打不动的干侄儿。

当时西门君仪前去拜访养病的王雄诞,起初的借口是来探望,可是聊着聊着就聊到策反这个话题上去了,搞得王雄诞有点警惕。

西门君仪的话是越聊越起劲,王雄诞听着是越来越不对劲,当即打断,说道。

“天下就就要平定了,吴王只是去长安朝见天子,过不了几天就会回来的,西门兄,你老跟我说造反造反,你觉得这事儿现实吗?”

西门君仪被王雄诞这么问住,也是无法可说,可是上面派给自己的任务就是拿下王雄诞,所以,哪怕是王雄诞再不愿意听,自己也得厚着脸皮把这话说完。

王雄诞听的不耐烦了,当即又问道。

“行了西门兄,大唐如今的实力你也不是不知道,你何苦要为了保辅公祏这个反贼呢?况且造反本就是灭九族的罪过,你就不怕被灭族吗?就算是辅公祏造反能够成气候,那么也不过是苟且多活几天,这种不仁义的事情,我王雄诞说什么也不干,你也别再说了,我王雄诞什么也不听,既然辅公祏已经夺了江淮的兵权,那么我王雄诞也没有脸面见我义父,只有以死来谢罪了。”

西门君仪见王雄诞还真是油盐不进,也是很头疼,只好自讨没趣的回去向辅公祏禀报。

辅公祏听了西门君仪的汇报之后,大骂王雄诞王八蛋,不识时务,当即下令,把王雄诞缢死。

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亲人的手里,这也真是大大的不幸。

更何况这个亲人还不是特别的亲。

王雄诞死了,怀念他的人还是很多的,不仅是他手下的士卒,就连江淮的老百姓对这位将军也是倍感哀伤,在发丧那天,很多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前去给王雄诞送葬。

这种场面,辅公祏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为了加快他造反的步伐,辅公祏下令王士卒赶紧打磨武器,收割粮食,然后自己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黑了自己兄弟的地盘来为自己所用,辅公祏到底是用着有点不太安心,于是在仓促的准备了一番之后,辅公祏在丹阳城宣布称帝,建国号为宋!

由于准备的不足,辅公祏登基的宫殿还是在之前陈朝旧都的基础上翻新的,但不管怎么样,一切都还算准备的比较充分。

既然自己称帝了,那么以前跟着自己混的那些人也都改转正了。比如说:左游仙。

辅公祏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左游仙转正,直接给他安排了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给他。

在辅公祏的眼里,他已经不是一个道士那么简单了,而是自己的智囊,一个帮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贵人。

当然,辅公祏人生中的贵人还不止左游仙这一个,还有一个叫张善安的人。

张善安也是个造反分子,以前跟江南的林士弘这也是路造反头目,后面会有介绍混过,后来叛了林士弘,自立炉灶干了起来,再到后来,可能是不想造反了,便归顺了李唐。

之所以说他是辅公祏的又一个贵人,那是因为当时张善安背叛了李唐,又拉起了造反大旗。

李唐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辅公祏是这样告诉自己的。

辅公祏积极拉拢刚刚反叛的张善安加入自己的部队,而刚刚反出来的张善安也是什么都没有,所以便答应了辅公祏的要求,加入了他的造反部队。

辅公祏立马封张善安担任西南道大行台,负责向西南拓展地盘。

有张善安这样志同道合的加入,自然是好事,可是辅公祏却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既然张善安投降了唐朝,又反叛唐朝,那么是不是也就预示着他以后也有可能背叛自己呢?

像张善安这种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行为,早晚有一天会坏辅公祏的好事儿。百悦yue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