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石切去边角、磋去尖刺,就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达到这一境界以后,人就像玉石具有了大概的形体,没有边角和尖刺,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的。这样的玉只是合格,但是并不华贵。还要再经过雕琢磨合,变得华美圆润。这样才是一件华贵的玉器。达到这般的境界之后,不仅仅是对别人没有伤害。
还在经过悉心雕琢后,能够给别人带来美好的享受和润饰。从而受到别人的追捧和爱戴,变得雍容华贵。这也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理。
现在呢,我就来为你们讲讲《诗》中的义理。首先是《诗》中的第一篇:《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首先诗的第一句,是关关雎鸠。要搞懂这句话的意思,就要对于雎鸠这种鸟有一定的了解。
雎鸠是一种水鸟,但它们的巢穴一般都筑在树洞里,在每年的春天里,已经结伴成定偶的雄鸟与雌鸟会如约聚首,双双出没于江河湖泊中的沙洲嬉戏觅食,并时常发出‘关关’地和鸣。
首先你们要注意,这个关用了两次。雌鸟和雄鸟分别鸣叫,但是绝对不会有单独的一个关,永远是一只鸟儿鸣叫,另一只鸟儿就会应和它。
而关关雎鸠的下一句是在河之洲。所以这两句诗要这么理解:雎鸠的雄鸟和雌鸟相伴着离开了他们的巢穴,到了他们觅食的水岸边上,一鸟鸣叫,另一只鸟就必定与之和鸣。
这意思就是说,夫妻、君臣之间,在外做事和与人交往中,要互相应和,彼此支持。而不能两人各执一词。若是他们双方彼此之间,都不能在统一意见和想法的话,就算不上是合格的君臣和夫妻了。
再然后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是身形美好、有礼良善的女子才是君子好的配偶。这句话中的道理是说,对于君子而言,合格的配偶应该是仪态端庄、心存仁善的女子。
这是夫妻之间。而君臣之间呢,君主在选择自己倚重的臣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的仪态品行。而这其中又是什么道理呢?
《礼记》中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一个人面对他人时的仪态是否端正,表现出他是否对那个人尊重,是否重视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果他面对你的时候仪态不端正,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只看重自己的闲适和惬意,但对你却不够重视和尊重。
这样的人,不会永远跟你保持互相应和的关系,是难以长久依靠的。所以仪态不端正的人,不能与他建立长久的关系。无论是夫妻,还是君臣。”